找到相关内容529篇,用时8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谛三观的来源与发展

    的空有假名说,就是说明了是假名的,空是假名的偏空,依此而显中道。虽说三谛,依然是假名与绝待的二谛论,不过立意多少倾向圆融而已”。这一思想的发生,在刘宋时的广州大亮就开始了。辽东朗...,而还以真谛为体的。嘉祥大师意:中观所说的中道,实质还是胜义,不特是泯寂的,而且是融俗的,所以是即空即的中道。因此,中观的中假家,谛、无谛、非有无中道第一义谛的三谛,不过有时可以把这三谛摄为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154818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1)

    ,所以不空。但宇宙万物确存在是有,虽乃是心生、缘生、幻生,本,非有则空,此即真空生妙。真空在天曰“理”,赋人曰“性”,蕴育天地、人生曰“道”。人若能空却五欲六尘,无知无见、无想无念即返本还原...之美。静坐常思已过,闲谈不论人。行住坐卧,穿衣吃饭,从朝至暮,从暮至朝,一句佛号,不令间断。或小声念,或默念。除念佛外,不起别念。若或妄念一起,当下就要叫它消灭。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。纵修持,总觉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755084.html
  • 佛乘宗要论(1)

    之相,此和合之说也。世间物事皆不出此二义,知此、则无常无可伏可断之义审矣。然而佛法中自有真常(迁流无常)、真实(虚伪无)、自在(不可对付制伏)、自性(不可破除坏灭)者在。   二 世间...:星火成环实无环体,而环形者随心现故。问曰:星火成环应是火现,如云本空应无所现?答之曰:此虽借火为喻,不知火已,若人心无差别火亦妄,何于环!如谓本空应无所现,则更以梦境徵之:人在梦中知梦中...

    太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455125.html
  •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

    坏灭。因此,即一切诸法,而非有、无而无。在佛教经论中,常有“如幻假、非有似、假有无”的说法。  依他起性可分为染分、净分二种:染分依他,指依虚妄分别之缘而生起的漏杂染之法;净分依他,...谛胜义谛已。”此中遍计为妄,依他为假,圆成为。  《成唯识论》卷八云:“此三性中,几假几?遍计所执,妄安立故;可说为假。无体相故;。依他起性,有假。聚集相续分位性故;说为假。心心所色...

    圆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4355979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3)

    ,触言以宾无,故非有,即无;无,无亦无。——寻夫立文之本旨者,直以非有无非真无耳。何必非有无此无无彼无?此直好无之谈,岂谓顺通事,即物之情哉!”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,而对于“...真生(因缘所生);欲言其无,事象既形(显示现象)。象形不即无,。然则不真空义,显于兹矣。”就是说,是有其事象,无是无其自性。——自性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,而是假名所具有的。因此,假象之象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1656399.html
  • 僧肇的般若学-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

    不无。不可得而无。何则。欲言其真生。欲言其无。事象既形。象形不即无。。然则不真空义。”[23],所以“”与“无”、“非有”与“无”看似互为矛盾的概念,在僧肇以缘起法的诠释之下都成为...于三世论,但是空宗的代表人物龙树((Nagarjuna)的观点则认为实体只是一种概念,只不过语言的使用把概念视为一种实体,这是非实在的存在[13],即是“假名”,换句话说言语并无实在性,除了对语言...

    周延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5956493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1)

    出入。欧阳竟无在序中称:“新贵少年(指法尊法师)译弥勒《辨法法性论》,以无而现为虚妄,以无义惟计为分别,此可谓弥勒学乎?弥勒《辨中边论》,明明说虚妄分别,明明说全无。其言无者,无...空去能取性的我执和所取性的法执。我执、法执为遍计所执,遍计所执不空,不空就是空,也就是说遍计所执是空。依他起和圆成是有,就是非空,无就是非不空。“无及故”,什么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956515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3)

    心其实是聚集诸缘影的心相,真性。  7、问:人往生后以意为身,仍六根,五蕴仍然作用,继续缘影。身、根即识种,故能依业力往生六道受报,不是吗?  答:那是因认为六根,五蕴空了,实则六根与五蕴是...少数译经者,为了迁就自己的“外境”观,而把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译为色不离空,空不离色,其实不异即是同的意思,“色同于空,空同于色”,因色是缘影故空,故曰:“色同于空,空同于色”,否则当时译经之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756672.html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2)

    说认为「过去、未来体」;过去的「曾」而影响现在,未来的「当」又基於现在,所以一切法是依现在而安立的。一切法的实相(自性),都只在当前的剎那中,而不承认三世。   各部派间,虽然不同的...,开始论究一一法的特性是什麼。於是有认为可以将一一法分析到最小,然后说,这个最小单位的体性是的,是恆是常;也就是说,一一法的自性是的。而经由这些自性所组成的,是因缘条件下的,可以表现出其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857908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浅解

    因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,不能缘虑故,不与心及心所相应。是质碍故,不与色法相应,有生灭故,不与无为法相应。由此故知定。惟以色、心、及诸心所分位三法假立。虽依三法假立,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。心所又...与心及心所相应。是质碍故,不与色法相应,有生灭故,不与无为法相应。由此故知定。惟以色、心、及诸心所分位三法假立。虽依三法假立,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。心所又与心相应,皆不离心,故但名心不相应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758263.html